五个融合|夯实人才培养之基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德育与智育融合
哲学系通过学术传播和校园活动的融合,发扬优良学风传统。哲学系连续22年举办“哲学月”系列活动,开展谦之名家学术讲坛、学生学术论坛、逻辑推理大赛、学生辩论赛、吾师语录、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倡导正能量、让学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和传播专业知识,其中“知行学社”经典诵读活动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的关注报道。
▲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家讲座”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讲座(来源:哲学系)
▲“知行学社”同学在诵读经典(来源:哲学系)
哲学系将理想信念的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依托马哲学科的师资力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星火马哲”提升计划、“青年观察员”培养计划、校史系史教育实践等活动。通过社会考察、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深化巩固理想信念教育。2018年我系哲学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广东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名单。
▲“星火马哲”活动(来源:哲学系)
哲学系通过学生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时代主题教育。如开展“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优秀主题班会评选、“新时代青年说:德智体美劳”优秀主题团日竞赛,鼓励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围绕时代主旋律,发挥党团班优势创先争优,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德育与智育的相互融合。
学科与专业融合
哲学系本科专业分别由哲学一级学科和逻辑学二级学科提供全面支撑,学科专业一体两面建设成果显著。依托学科优势,哲学系于2020年开始了哲学专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哲学与逻辑学也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学科特点,哲学系成立了中国哲学与美学教研室、 外国哲学与科学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逻辑学教研室和伦理学与宗教学教研室,共同落实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
▲学生获奖证书(来源:哲学系)
同时,系里通过本科专业的发展助力学科建设。哲学系本科专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学科人才梯队的完善,为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生源和人才储备。
科研与教学融合
近年来,哲学系通过多举措全方位落实专职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的融合,目前教授上课率达100%。同时,系里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前沿讲座”课程,这在国内哲学教育领域开创了先河。通过前沿讲座,学生了解到学术领域最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实现了基础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延伸。
哲学系实施全程导师制,并设置“学术拓展”“学年论文”等实践课程,导师负责加强学生在文献阅读、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同时,系里设立《哲学系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支持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探索性的科研工作,鼓励本科生申请各类省部级、校级的科研项目。近年来,学生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含国家级、省级)和中山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项目。此外,哲学系还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鼓励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或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活动等。
▲中山大学哲学精品教程(来源:哲学系)
哲学系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推动教材建设,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中山大学哲学精品教程》系列教材共两辑十二册,与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高等学校逻辑学专业教材》系列,目前已出版一部,交稿的三部预计于2021年出版。
▲在线视频课程《西方哲学导论》录制完成(来源:哲学系)
▲《逻辑学研究》教学专刊(来源:哲学系)
哲学系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推动各类课程建设。如在线视频课程《西方哲学导论》已录制完成;核心专业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持续推进“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等。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科学哲学》《孟子解读》等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也逐步显现。
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
在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本硕融合方面,哲学系通过设置本硕共享课程,即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可与研究生同时学习一门课程,使符合条件的人才能顺利进入学术研究的培养初期。
▲哲学系“哲学前沿”课程计划(来源:哲学系)
哲学系还设立了本硕连贯培养项目,对已获得保研资格、或已考取硕士研究生的高年级本科生进行资助,保证其本科阶段的研究成果与硕士阶段成果的无缝衔接。
▲《中国哲学史》研究生助教与本科生小班研讨(来源:哲学系)
另外,在本科生课程中探索“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研究生助教在老师指导下,与本科生开展小班讨论,通过这一模式,研究生能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巩固,本科生则得到更多的沟通学习机会,共同实现“教学互长”。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
哲学系2018年本科生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荣获”中山大学示范性立项”,系里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结合。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哲学系开设了“老讲义百种特展”、“百年家书特展”和“哲学系系史展”等一系列文化展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同时,还开设《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涉及音乐、雕塑等艺术领域,完善了学生的美育培养。
▲周春健教授介绍《百年家书展》(来源:哲学系)
另外,本科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第二课堂的读书活动与“学术拓展”等本科课程结合,完成了读书报告的撰写。哲学系还组织学生参加“一缕阳光”暑期支教、“家乡田野”实践调查、“成长论坛”等活动,引导学子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情民情的同时,完成专业的实习活动和报告。在此基础上,哲学系拟进一步推出现代音乐教育、耕读劳动教育等活动,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吴重庆教授指导家乡田野调查活动(来源:哲学系)
▲“澄心琴社”古琴音乐会(来源:哲学系)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
编辑:郭俊彤
审核发布:王丽霞